一、项目名称
军民融合产业园项目。
二、所属产业
二产业(制造业)。
三、项目概况
(一)建设地点
宜宾县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53.87平方公里,由城北园、高捷园、豆坝园、惊雷科技产业园、双谊园、江南工业集中区六个功能区组成。是四川省“51025”重点培育园区和宜宾市重点建设的13个园区之一,紧邻岷江、金沙江“黄金水道”和宜宾机场,与渝昆高速、乐宜高速、宜宾绕城高速、成贵高铁、内昆铁路连接,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
(二)建设内容
项目以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整合三江机械厂、红星电子厂,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延伸产业链条,重点发展核燃料元件研制、核技术装备制造、核技术应用、核技术服务以及与军民融合相关的机械制造等有关产业,建设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左右,总投资500亿元,产学研一体的集群式产业辐射型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产业基地项目包括压水堆核燃料元件化工转化生产线搬迁建设、含铀残料循环利用线建设、燃料元件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建设、先进核燃料元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建设等内容。
(三)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
2016年,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批准宜宾县高捷园中核建中燃料元件产业基地为四川省军民融合核燃料元件产业基地。园区抓住宜宾县高捷园四川省军民融合核燃料元件产业基地契机,成功申报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融合(核燃料与军工装备),这是宜宾市唯一成功申报四川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工业园区。
2.产业基础
宜宾现有军民融合企业15户,包含中核建中、航空工业三江、红星电子等军工企业7户,惊雷科技、天原集团、威力化工、普什模具等涉军企业8户,涉及核工业、航空航天、军工电子、精细化工等业务板块。2017年1~6月,全市军民融合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2.65亿元,同比增长12.48%;实现销售收入81.80亿元,同比增长12.95%;实现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14.92%;实现利税总额2.34亿元。
(四)前期工作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产业基地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已上报中国核工业集团正在审批中。
四、项目背景
目前,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园区)主要出现在国家中西部,以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特别是对于军工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园区),大力发展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融合的产业,推动军工经济和地方经济的融合、军民资源在空间上的互动和共享,是一项极为重要举措。
五、投资概算
该项目总投资约500亿元,其中厂区建设和生产设备等配套投资约400亿元,科研培训展示中心投资约50亿元,配套生活区等投资约50亿元。
六、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一期投产后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工业增加值1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利润总额10亿元;解决就业上万人,有利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有利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进一步提升国家现代化建设整体水平。
七、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八、优惠政策
(一)设立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大工业项目“一企一策”给予特别扶持。
(二)多层生产厂房建设补助100-200元/㎡。租用标准厂房的投资企业,年营业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3年内每年给予50%租金补贴。
(三)引进人才补助。企业引进紧缺急需人才,男45周岁及以下、女40周岁及以下,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高学历人才等参照《宜宾县人才激励和引进暂行办法》标准,给予企业或个人相应的引进人才资金补助。
(四)配套补助。符合条件的,按《宜宾县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五)贴息补助。对建设周期内形成的固定资产建设资金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的同期同档次的贷款基准年利率标准计算,第一年按不高于50%、第二年按不高于30%标准。
(六)发展贡献补助。全面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省市产业政策发展优惠政策及县内优惠政策。
(七)涉及投资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收费标准有幅度的,按低限标准收取;属应缴基金的,按相应基金管理办法办理。中央、省、市有专项规定的,从其规定。
十、项目推出单位及联系方式
推出单位: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宜宾市投资促进和外事侨务局
联系电话:0831-2339268 0831-8229313
来源:http://zsyz.yb.gov.cn/web/content.jsp?classId=7108&newsId=494064&site_id=71
|